我们与美国相差什么? 教育。

在这个产能过剩的时代,物质的繁荣一文不值。对于平价购买力已经能把整个美国买下的中国,更是如此。大量只会把东西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劳动力和流水线下来的工业化人口根本无法满足中国未来在文化、科技上的人才需求。中国未来的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如果把日本所有的物质资料摧毁,把日本所有人转移到非洲某个荒岛上,他们依然能发展出非常强大的工业,依然能创作出火遍全球的动漫,即使一切重新开始。为什么,因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对人的改变,使人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生产模式,具有创造更大价值的能力,因此,即使一切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能保证这个国家的实力,就依然能创造出高度竞争的产品。再多的公路、高铁、摩天大楼或花花绿绿的灯光秀,都根本不算真正的财富。经济的发展、GDP的增加,意味着的不过是财富的增长,而这个增长可能源于生产资料分配的更合理了,或者是每个人能生产出更多财富了。但最终,人,也只有人,才能创造财富。

因此,中美较量,关键不是我们有多少航母、有多少GDP或者多少海岛,而是两个国家人的较量。国家竞争的本质就是人才竞争。体量带来的优势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任何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都应当是提高自己的人口规模和质量,既然规模短期难以控制,那么重心主要就是改善质量——也就是教育。但教育不是简单的一张张卷子或者不幸的标准化考试,尽管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但这真的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吗?引导人们产生一个活跃于创新的思维、不以量化结果为唯一导向的精神追求,才是未来在物质生产不再重要时代的解决方案。

其实这种观点早就开始形成了,但之所以现在才一涌而出,是在我彻底确认自己接受的本科教育是实打实的一坨垃圾(并且全国大部分高校可能都是如此)和最近接触到动画片《瑞克和莫蒂》的感慨下,所产生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在看的过程中真的很震撼,豆瓣热评中感慨“动画都领先100年”,所言不虚。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中美在文化产业的巨大差距。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我们的年轻人接受难度更高、知识更广、压力更大的教育,但对哲学、文化、科学、社会的理解几近一无所知,远远落后。他们能做出具有如此丰富想象力和深刻的作品,而我们却在直播、饭圈、苦情歌、网文、同质化游戏中不断内卷,做出一堆麻木自己娱乐至死的精神垃圾,这真是太令人失望了!就这样,还天天大谈什么民族崛起?有这么多真正对这个世界而不是只对成绩或钱感兴趣的人才,诞生出Google、SpaceX、特斯拉、微软、苹果、迪士尼、好莱坞、奈飞、高通、英特尔,理所当然。

当然,毕竟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资源是有限的,社会发展问题的处理要循序渐进,有些东西只能慢慢来。如果只是简单的归咎于所谓的体制或者管理问题,那和公知也没什么区别了。只不过,深刻认识到我们的不足,知道未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做沿着国家战略方向的事情,于己于社会都是有利的。

欢迎来到Yari的网站:yar2001 » 我们与美国相差什么?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