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手游:未来路在何方?

大吉大利,晚上吃鸡。该词最早来源于电影《决胜21点》,随后因在游戏《绝地求生:大逃杀》中出现而火遍网络。当你在该游戏中获得第一名的时候就会有一段台词出现:“大吉大利,晚上吃鸡!”所以,“吃鸡”即代指玩家在《绝地求生:大逃杀》中取得第一。

现在,随着一阵“吃鸡”热的流行,各大游戏商纷纷推出了打着吃鸡旗号的手游。像网易的《荒野行动》、《终结者2》,腾讯的《光荣使命》、《穿越火线-枪战王者》,小米的《小米枪战》等。

具体的游戏玩法?

所有吃鸡手游的玩法大同小异,其原型都来自端游《绝地求生》(或《H1Z1》)。每一局游戏有100名玩家参与,他们将被投放在一个开阔的沙盒坏境(一般为岛屿)。玩家在开场跳伞之后会随机四散在岛上的各处地点的上空,落地后所有人都一无所有,他们需要在岛上找到武器和其它装备,然后开始进行生存竞赛。

全民吃鸡?

曾经风靡的枪战手游纷纷加入“大逃杀”玩法,均宣称“公平竞争”“百人竞技”。《荒野行动》更是一度登上App Store免费应用排行榜首位。在生活中,时不时传来对吃鸡手游的交流也渐渐替代了曾经《王者荣耀》的热情,正是应证了那句话:“打败《王者荣耀》的不是一款新的MOBA游戏,而是吃鸡!”

如何盈利?

开发一个吃鸡手游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游戏运营时必须要考虑回收投资。这不禁令人担忧:吃鸡手游是否会变成“会员开局极品装备”的氪金手游?作为竞技游戏,公平是游戏蕴藏的趣味之一,付费的道具加成会降低玩家体验,阻碍了游戏的进一步发展。这一点在各运营商都心知肚明,因此只能寻找其它出路。

装饰付费

LOL、王者荣耀卖皮肤、阴阳师卖卡,这类以稀有性来吸引用户付费的方式一般不会影响游戏本身的公平性或降低非付费玩家的游戏体验。因此在游戏社交性的影响下,玩家会更愿意为此买单。

月卡收费

回头看点卡付费的经典之作梦幻西游,在游戏足够优秀吸引,在当年市场上一枝独秀的情况下维持至今,但如今也逐渐走向小众化(相对其他爆款网游而言)。目前留存的玩家大多是一些人民币玩家、职业玩家、极度注重情怀的忠实玩家。购买式付费是一个近几年在国内被逐渐接受的付费形式,比如守望先锋、h1z1、绝地求生和一些主机游戏。这类游戏的共同点几乎都是“国外大厂精品力作、网络上自来水众多、营销效果好、话题性强”(不管是官方行为还是玩家行为)。

结合国内情况,之所以在国内游戏中推广付费方式相对不太容易,主要在于:

一、国内互联网环境滋生的免费使用习惯和巨头竞争激烈抢夺市场的需求。

二、玩家普遍对国内厂商的游戏产品预期不及国外厂商的产品高,存在先入为主的预期。

三、网络游戏行业周期短,新游戏上市时如果不能达到足够的营销效果将可能沉寂。付费进入的门槛不利于游戏推广。

作者:彭程 来源:知乎

广告收入

在一个游戏中发布广告,未尝不是一个选择。一些吃鸡手游已经开始尝试新的广告模式。

《荒野行动》在客车上涂着“网易云音乐”的红色喷漆。

《终结者2》飞机上关于京东双十一的宣传。《穿越火线》手游吃鸡版中的摩拜单车,与其相对应的则是《终结者2》中的ofo小黄车。

不伤游戏公平的广告植入,对于玩家而言,紧张刺激的游戏竞技中,不失为一种乐趣。但若广告植入把握不当,仍可能引起部分玩家的反感。或许运营商可针对此推出付费去广告服务。

 从大逃杀到军事演习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出版工作委员公开表示将会对这个类型(《绝地求生:大逃杀》)的游戏密切关注,并奉劝各大游戏厂商不要引进和研发这种类型的游戏。

总局表示对于“大逃杀”这类鼓励杀戮、尤其单纯以杀死其他游戏玩家扮演的角色为手段实现最终目的的游戏,不仅普遍存在大量血腥、暴力内容,而且其类似于古罗马角斗场式的游戏体验与生存理念的设定严重偏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习惯与道德规范,并不利于青少年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因此,总局在此号召游戏公司不要研发引进此类游戏,如果游戏厂商一意孤行将难以获得出版运营许可。同时,电竞、直播等平台也不应为此类游戏提供宣传、推广等服务。

2017年10月报道

随后《荒野行动》立刻发布游戏公告,宣称“游戏世界观迭代”,且在游戏中攻击玩家将会溅出未知绿色液体。

更新后,游戏变成了维和部队“军事演习”的主题。打开游戏也可以看到各种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横幅标语。诸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刻苦训练、磨砺成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等。相信玩家们在吃鸡中也能够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谓一举两得。

评价

此周末,我终于有机会尝试吃鸡手游。最近听到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吃鸡,常常让我的心也十分澎湃。我对MOBA似乎有着天然的排斥性,不热衷于《王者荣耀》,这使我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和许多农药党几乎没有共同语言。新的游戏热潮出现,我当然迫不及待。

在进行第一局的《荒野行动》时,却没有期待的激情与紧张,因为我一直处于我在哪儿?谁在打我?我是谁?的状态,随着倒计时不断开车跑向信号圈,最终在莫名其妙中死去,竟然也能拿个第二。游戏结束时我一脸茫然:“就这样?结束了?”我几乎是在发呆和烦闷中度过的,甚至有些犯困。在这个画质一般、光影鸡肋、控制困难、且路上很难看见一个人的旅途中,我难以置信,有些人居然十分乐意于此,甚至度过一个通宵。

可能我不适合竞技游戏,但也不能否认吃鸡手游确实比较粗糙,要想体验真正的吃鸡,最好还是去见识一下端游。游戏后我查阅了知乎及一些论坛对于吃鸡的观点及背后的商业规律,决定介绍一下吃鸡手游。

从用户层面分析,无论是吃鸡还是《王者》,它们能够流行,都少不了拉动有大量零碎时间的学生和白领,手游的竞技性因此难以避免遭到削弱。这类游戏更多是用于消遣时间。而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甚至荒废学业于此类手游,恐怕得不偿失。

吃鸡手游发展迅速,但仍然面临着用户体验、维护成本、开挂作弊及政策影响等问题。未来的吃鸡手游,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如同《王者荣耀》大创业绩辉煌?

欢迎来到Yari的网站:yar2001 » “吃鸡”手游:未来路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