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流浪地球》被莫名其妙的差评淹没并顶上热评,评分几天内从8.6跌破至7.9,以及夸张的2%一星率,异常的数据间透露了资本运作的急不可耐。为这部电影叫好的人群纷纷冲上各大应用商店,用同样的方式“平衡了”豆瓣App的评分。


其实,回望过去,曾经的《战狼2》同样引发了至今未停歇的舆论大战。一部点燃人们爱国之情的票房杀手似乎引发了许多人的不适,他们认为这是政府宣传、思想控制,并接机表达了对西方“先进体制”的追求。这种自我不认同的情绪继续蔓延到吴京投资的科幻大片,可是,当人们发现自己所热爱的电影及中国影业一次大胆的尝试就这样被任意抹黑时,愤怒集中爆发了,并且主力是热爱科幻的年轻人。他们占领舆论高地,卷起一阵豆学风。随着该事件热度的不断上升,冰山之下的利益牵扯渐渐浮出水面。


近年来,人们对贺岁片痛斥从未间歇,大明星、低成本、高票房的电影让国产电影成为一座金山。而2019这注定不平凡的一年,大年初一8部电影同时上映,历时4年拍摄的《流浪地球》脱颖而出,票房遥遥领先。这部电影的出现见证了中国是可以拍好电影的,外媒的一致好评和海外社交媒体的热议证明其丝毫不逊于国外大片。这股中国影业的清流却又为何饱受争议?因为在一些人眼里,它十分邪恶,向娱乐圈的饭碗敲去。没有流量明星、高时间成本、却只投了5000万美元的人气大片,直接抬高了行业捡钱的难度。作为投资人,原本只需要随便投个钱,请些大明星站台,花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财源滚滚。人民不想看这种快餐电影,那又如何?国家保护政策让你在黄金节假日只能选择那几个国产电影。“大过年的,随便选一个电影一家人看看”的心态助力低质量电影的产生,对影片制作人而言,反正观众只要有观影需求,电影怎么样无关紧要,能赚钱就行。但就像曾经手机行业小米低价手机破坏了全国甚至全球手机制造商的大笔利润,吴京及其更多愿意用心制作好电影的人也会直接威胁到全影业的命运,显得尤为丑恶。

生死攸关之时,强大的资本和利益之下,一切凭质量吸引着票房的电影都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你也不看看你自己是谁,还敢吃我们这一块大蛋糕,养着的水军、运营号、自媒体大显神通,指挥棒指向哪儿,那里就是舆论的重灾区。在我关注这个事件之前,受一些社交平台影响,我对诸如《战狼2》、《红海行动》乃至吴京本人的印象也不是太好,资本下的舆论控制者娴熟运用传媒学、社会学甚至心理学,借力大体量的媒体资源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众多线上用户。你这科幻片好评挺多?放狗,咬人!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大部分审美品味都很低!影片煽情桥段这么恶心,看得我浑身都尬!科幻片一点都不尊重科学!刘慈欣算是什么人物,不尊重人性!法西斯美学,控制思想!演员演技什么玩意,不堪入目!这电影就该交给国外来拍,中国人只能拍出一堆垃圾!一星鼓励!更有1000元热评五星改一星的行为在网上曝光。无论一小撮知情的人如何抵抗,资本总在上风。豆瓣、知乎这些标榜着公平客观的平台,在利益驱使下总是能巧妙聪明的影响舆论走向,或许在这阵科幻热过去后,对影片制作人的丑化、打击才真正开始。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大义凛然的念出这段口号时,肯定没有意识到几百年后他所捍卫的,不是人的自由而是过度放任的无序。我国宪法赋予了我们每个人自由说话的权利,我们的政府也在坚定的维护这个权利。可是,我们怎么说话?在信息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当下,信息流包裹着我们每一个人。流量平台掌握着你能听到的、看到的和所想的几乎一切信息,所谓自由意志不可避免的受到所接受到的言论影响。于是,我们说的话,不是我们真正所想说的,而是资本控制的资源让我们说的。我们却心甘情愿,认为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一些人更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所谓真相,替他们发声。人群是不理智的,当这种不理智被操控起来,形成巨大的舆论风暴时,会毁灭一切挡在他们前面的障碍。为什么国外竞选要花非常非常多的钱?因为选民真正选择的,不是候选人的政策、立场,而是钱权交织下的影响力。财阀披着民主的外衣,进行着千百年来最完美的权利包装,继续吮吸着社会财富、不断收割。活在掌控社会资源的利益集团阴影之下,这普世价值,何其缥缈。这言论自由,只是无知的膨胀。
然而,在微博、各类自媒体不时出现的诋毁谩骂和舆论风云变幻之时,《人民日报》率先刊登文章,要求豆瓣立刻进行整改。随后新华社等官媒纷纷发表微博,要求严厉打击恶意刷差评的行为,并肯定新电影的价值。
至少在中国,仍有资本不能染指的地方。


推荐阅读
《流浪地球》被改低分?豆瓣遭疯狂差评:评价千万条,真实第一条: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321399106827522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来到Yari的网站:yar2001 » “当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变为笑话时,言论自由应当何去何从? 评《流浪地球》遭抹黑